如何辦理房屋繼承手續?
一、房屋繼承手續要到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銷戶籍,辦理死亡證明;
二、到區或市公證處(原外銷商品房到市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房產繼承分兩種:一是遺囑繼承,二是法定繼承。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1、被繼承人死亡證明;
2、該套房屋的產權證明或其他憑證;
3、戶口簿或其他可以證明被繼承人與法定繼承人的親屬關系的證明文件;
4、繼承人的身份證件;
有遺囑的繼承權公證另需提交的資料:被繼承人所立遺囑(該遺囑必須是已公證過的遺囑,其他形式的遺囑由于無法認定其真實性,因此暫不予采納)。
三、辦理房屋過戶登記,申請人是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申請人應當向登記機構提交下列文件: 《房地產登記申請書》(原件)、身份證明(復印件)、房地產權證書(原件)、 繼承權公證文書或者遺囑公證書和接受遺贈公證書(原件) 契稅完稅憑證(原件)。
四、遺贈和法定繼承、遺囑繼承不同,需要支付稅收。
財產繼承法的規定
什么是遺產?
遺產是繼承人繼承的標的或對象,是繼承法律關系的客體,不僅包括財產權利(積極財產),也包括財產義務(消極財產)。
遺產的法律特征:
1.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公民活著時,其財產不是遺產。
2. 遺產是公民個人的財產。公民個人財產包括公民個人單獨所有的財產,也包括公民與他人共有財產中應屬該公民所有的份額。
3. 遺產是公民的合法財產。非法侵占的國家的、集體的或者其他公民的財產,以及依照法律規定不允許公民所有的財產,不能成為遺產。
哪些財產屬于遺產的范圍?
我國《繼承法》第三條以列舉式的方法指出了遺產的范圍,包括:
(一) 公民的收入;
(二) 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 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 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 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 公民的其它合法財產。
哪些財產不屬于遺產的范圍?
下列權利、義務在被繼承人死之后不能作為遺產:
1. 與被繼承人的人身密不可分的人身權。如公民的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等。
2. 與公民的人身有關的債權、債務。這類債權債務是以特定人的行為為客體的,與債務人、債權人的人身有密切聯系。這些權利義務在債權人死亡時,不能作為遺產。
3. 國有資源使用權。在我國,采礦權、狩獵權、漁業權等國有資源使用權都是經特定程序授予特定人享有的,這些權利不能作為遺產,繼承人欲從事被繼承人原來的事業,須自行申請,經核準取得相應的國有資源使用權。
4. 承包經營權。我國《繼承法》第4條規定:“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在這里,被繼承人在承包經營中投入的財產,應得的個人收益屬于遺產,應按繼承法由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生前享有的承包經營權,都不是遺產。如果法律允許繼承人繼續承包,可以按照承包合同規定由繼承人承包。
5. 宅基地使用權。公民所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權只能與房屋所有權一同轉移,但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綜合上面所說的,房屋是可以繼承的,但是必須要合法的繼承才可以,而且還要辦理相關的手續,只能有合法的材料相關的部門才會進行受理,一般不同的情況所要提交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辦理之前最好要咨詢一下這樣才不會浪費時間。
房屋繼承過戶流程是怎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最新房屋繼承法的內容有哪些?
房屋繼承公證新政策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劃撥土地拆遷是否有賠償
2020-12-07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承包的魚塘遇征收,承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2-17安置房和商品房拆遷補償一樣嗎
2020-12-30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墳地算宅基地嗎,遇拆遷怎么結算
2021-02-07什么是拆遷安置過渡期限
2020-11-30宅基地證在拆遷中怎么補償
2020-11-27房屋拆遷需要51年土地證原件
2021-02-01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