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當得利與侵權的區別有哪些
1、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應負返還的義務。
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不當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針對受害人而為的違法行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
不當得利的具體特征根據有三:
①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
②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既沒有法律上、也沒有合同上的根據,或曾有合法根據,但后來喪失了這一合法根據。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沒有合法根據或得知合法根據已經喪失后,有義務將已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害人。
2、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二、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致他人受損而自己取得的某種利益。不當得利基于法律規定產生,與當事人的意志無關,所以其屬于法律事實中的事件。不當得利源于羅馬法的“請求退還訴權”,而近代的不當得利制度,始于《德國民法典》。我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由此可以分析出其構成要件有以下幾點:1.一方獲得某些利益。利益是指財產上的利益。2.他方受到某些損失。亦指財產上的損失。3.獲得的利益和受到的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他方的損失是由于一方的獲利造成的。4.沒有合法根據。造成他方損失而自己獲利的事實既沒有法律規定的依據,又沒有合同上的依據。
不當得利的法律后果為取得不當利益的一方應將利益返還給利益所有人。
三、不當得利之債的法律三要素
不當得利之債,是基于不當得利而在不當得利人和利益所有人間產生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1、不當得利之債的主體,債權人為在不當得利中財產受到損失的一方當事人,稱利益所有人或者受害人。債務人為在不當得利中取得不當利益的一方當事人,稱做不當得利人或者受益人。
2、不當得利之債的客體,為不當利益。
3、不當得利債的內容,為利益所有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人返還其得到的不當利益,不當得利人有義務將該利益,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予以返還。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后,應當予以收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發生醫療事故應該由什么部門處理
2021-03-20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股權已經質押償還債務,是否可以查封土地
2020-12-06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