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通過立遺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據子女對自己盡贍養義務的大小以及子女的具體情況合法合理的處分自己的合法財產,但是,立遺囑需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方有效。本文為您詳細介紹。
我國《繼承法》第16條規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這是法律賦予公民用立遺囑形式處分個人財產的權利。用遺囑處分個人財產的方式有二種:遺囑繼承和遺贈。立遺囑人可以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遺產。遺贈則是立遺囑人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一、老年人可以通過立遺囑維護自己對財產的處分權:
法律賦予公民用立遺囑的方式處分自己財產的權利,既體現了我國公民具有廣泛的自由民主權利,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老年人。這使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據子女對自己盡贍養義務的大小,以及子女的具體情況來合法而又合理地處分自己身后的財產。
老年人可以在遺囑中力盡贍養義務多的子女多留遺產,對盡義務少或不盡義務的子女少分或不分遺產,這些規定使繼承人的繼承權被取消。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遺囑人設立遺囑時,無須征得遺囑繼承人的同意,也不需要得到其他法定繼承人的贊同。只要有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遺囑即發生法律效力。
二、立遺囑的有效條件:
1、立遺囑人立遺囑時須有行為能力。《繼承法》第22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遺囑無效。”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如果立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行為能力,則不影響他當時所立遺囑的效力。
2、遺囑必須表示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因受脅迫、欺騙所立遺囑無效。《繼承法》第22條規定:“他人偽造的遺囑無效,篡改的遺囑,篡改的內容無效。”有的被繼承人本來沒有立遺囑,而繼承人無中生有假造遺囑,也有的被繼承人立有遺囑,繼承人認為于己不利,又另造一份于己有利的遺囑,以假亂真。這些都屬無效遺囑。
3、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根據《繼承法》第20條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遺囑為準。”其中有公證遺囑的,則以公證遺囑為有效遺囑。
:
遺囑見證人資格與遺囑見證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范圍的確定
2021-01-18輕微傷抓人有時間期限嗎
2020-11-15交通刑事責任會坐多久
2021-01-14長期虛報工資一般如何處罰
2020-12-19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