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仲裁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協議原則
所謂協議原則,是仲裁機構仲裁權的取得須建立在當事人自愿協議基礎之上。當事人可以事先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也可以在案發后達成書面仲裁協議。沒有當事人的仲裁協議,仲裁機構不能行使仲裁權。
2、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建立在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礎之上。無論是中國當事人或外國當事人,也無論當事人所在國家的大、小、強、弱,他們在仲裁程序中都處于平等的地位,仲裁機構將公平相待、公正裁決。
3、獨立裁決原則
獨立裁決原則,首先是仲裁機構在仲裁案件時,只能依據客觀事實和法律,實事求是地裁決,不受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其次是指仲裁員個人獨立,基于獨立的意志作出裁決意見。
4、保密審理原則
保密審理即不公開審理和當事人、仲裁員、證人、鑒定人等承擔不向外界透露案件實體和程序進行情況的義務。對涉外案件不公開仲裁是出于對當事人自由意志的尊重和商業保密的考慮。如果雙方當事人申請公開審理,必須征得仲裁庭的同意和認可。
5、參照國際慣例原則
各國在長期的商業交往中已形成若干慣例,這些慣例既涉及實體法又涉及程序法。涉外仲裁機構在仲裁時,參照這些國際慣例可以彌補我國法律法規的某些缺陷,也利于雙方當事人接受裁決結果,從而合理、迅速地解決當事人間的爭執。
二、涉外仲裁的主要特點
(1)具有涉外性。涉外仲裁含有涉外因素,這是它同國內仲裁的主要區別所在。其涉外性決定了它比國內仲裁更加靈活,并受到國際公約、慣例及協議規范。
(2)具有自治性。涉外仲裁是以當事人的自愿和協議為基礎的。在涉外仲裁中,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仲裁事項、仲裁地點、仲裁的組織形式、仲裁員、仲裁程序和仲裁所適用的實體法。
(3)具有民間性。涉外仲裁仲裁者,特別是仲裁機構,一般都是非國家機關或非官方機構。這種民間性對那些對官方機構不信任的當事人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4)具有中立性。在涉外仲裁中,盡管仲裁人或仲裁機構是當事人選定的,具有中立性。
(5)具有專業性。涉外仲裁爭議經常涉及一些專門性或技術性的問題,需要具備專門知識的人去解決。在涉外仲裁中當事人可以自主選擇有關爭議問題的專家充當仲裁員,從而有利于仲裁案件準確和迅速的解決
綜合上面所產的,涉外仲裁就是專門來處理自己國家和其它國家的糾紛,這也是為了更好的保持兩國之間的友誼,對于在處理案件的上面也是會按照法律的基本原則來進行辦理,這樣才能算是公平、公正的從而保障各自的利益。
涉外仲裁裁決強制執行有哪些?
涉外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涉外仲裁裁決的撤銷該怎么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格式條款,格式條款在什么情形下會被認定為無效
2021-02-14農村房屋拆遷該怎么補償
2021-01-26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被保險人權利之完善
2021-01-17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合法
2021-03-09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地方政府文件說了算嗎
2021-03-24請求分割拆遷款份額
2021-01-02株洲市文化路段國有土地證私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9房屋拆遷有營業執照能多賠多少錢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