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是勞動者一方和接受勞務的一方在確定勞務關系的時候簽訂的一個合同,它本身是屬于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在這里面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如果有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的話,應當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在合同當中并不是所有的條款都是有法律規定的,所以在一些條款上,具體哪些條款雙方可以自行約定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對于以下這些條款是可以自行協商的:
一、第一是對于試用期和培訓期間的問題。
1.通常來講,勞動者在進行正式的勞動之前會有一個試用期,在試用期間之內,勞動者可以看出自己適不適合這個崗位,用人單位也可以看出勞動者那種就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才,所以這個試用期是非常必要的。
2.當然在試用的期限之內,雙方是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的,必須在試用期滿了之后才可以做出決定,當然這個時間也是由雙方自行約定的,只要不超過國家給出的上限都可以在這個使用期間之內,要不要進行培訓以及培訓的費用由誰來承擔什么,也可以自行約定。
二、第二是對于商業秘密的保守,以及如果泄露了商業秘密會有怎樣的賠償。
1.在企業當中,商業秘密通常是這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產品的各項技術說明,以及公司的發展方略等等,這些對于在企業競爭當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作為該公司的員工,對這個商業秘密是有保守的義務的。
2.在保守商業秘密的時候,也可以和公司自行約定什么樣的東西屬于商業秘密,自己必須要保守,并且簽訂這個保守協議,如果由于自己的原因導致這個商業秘密被其他競爭對手知道的話,自己要受到什么樣的懲罰。
3.這些都是自行約定的,因為每個公司對于商業秘密的重視程度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沒有辦法全部進行統一規定。
三、第三是對于其他保險和福利待遇。
1.在我國,勞動者勞動的過程當中,需要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但是除了那些法定的保險和待遇之外,公司也可以額外給出其他的待遇,例如年假的時間,每年是否會出去旅游,如果員工的家屬出現了一些意外的話,公司會不會有其他的補貼等等。
2.這些沒有法律規定,但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企業是可以自行規定的,當然這些條款商定好了之后就可以簽署到勞動合同里面,讓雙方的意思能夠有一個書面的表示,如果出現了意外的話也有東西可以依靠,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以上的這三個部分大致就是在勞動合同的當中,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可以自行協商的部分,如果雙方對于其他的額外的東西也想要進行約定的話,同樣可以寫在合同里面,一定要尊重雙方意思自治的表現,只要不違法都可以約定。
員工勞動合同不給員工合法嗎
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多久可以復婚
2020-12-02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違法嗎
2021-01-25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拆遷補償的類型都有哪些
2021-03-05對房屋拆遷評估報告不滿意,要找誰解決
2020-12-04廠房遇拆遷,政府停電停水造成的損失誰負責
2021-03-13模擬拆遷有風險嗎
2020-12-26拆遷補償的有關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01對農村房屋征用補償問題的法律建議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