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補償金計算標準是怎么樣的?
1、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補償金中工資計算標準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問題,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第11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而對于上述條款中的“工資”的范圍,按照《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予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于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于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二、經濟補償的個稅計算
根據《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退職費、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4、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綜合上面所說的,經濟補償一般是給勞動者補償的金額,但對于補償的標準就要看勞動者工作的年限還有工資的情況來進行給予,所以,用人單位在計算賠償的時候就要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拆遷合同房子被挖政府又說不行怎么辦
2021-03-11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農戶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0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買了違建的房屋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08拆遷安置合同中,都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6因高鐵拆遷房屋會不會有補償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