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不滿一年不簽勞動合同,其賠償事宜如下: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未簽勞動合同的,不需要因此支付補償,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屬于《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簽訂勞動合同的合法期限。
超過一個月,用人單位不和勞動者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屬于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補償,公司若不支付,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
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要求支付從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資。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二、《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在我國工作的勞動者,工作一年以上的勞動者,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要求相關的用人單位對自身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按照實際工資的雙倍進行賠償,保護我國相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相關用人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懲罰力度。
勞動合同期限內怎樣辭職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簽勞動合同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害公共衛生罪
2021-01-21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