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納社保同時屬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現實中一般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之后,緊接著就會為勞動者購買社保,當然了社保當中的大部分費用其實還是由用人單位在承擔的,因此有的單位就與勞動者約定只簽勞動合同不買社保,那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只簽勞動合同不買社保該怎么辦
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補辦社會保險手續,或者用人單位已經為勞動者辦理了社會保險手續,但由于用人單位欠繳、拒繳社會保險費發生的爭議,不屬于勞動爭議,勞動者可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解決。
這里還有一種情況,對于因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勞動者不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的,勞動者可向人民法院應提起訴訟。
二、單位不繳納社保可以辭職嗎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如果單位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辦理應有的社會保險,即侵害了勞動者的利益。而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勞動者是可以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此外,《勞動合同法》還將社會保險規定為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明確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法定義務,雙方都必須履行。
三、辭職是否可以要求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是指合同到期不再續簽或者合同未到期單位提前辭退職工的情況下,單位應當給職工一定的經濟補償,目的解決職工未找到新的工作崗位之前的生活困難。職工個人為了另尋高就要求辭職,單位不給經濟補償。
職工提前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屬于職工違約,應當承擔違約金。但是,按照新的《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如果你的單位沒有給你提供培訓費用,你就不需要承擔的賠償違約金的責任。
不買社保是不能通過約定來排除的,這是屬于法律規定的義務,當事人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但卻不能放棄自己的義務。而要是單位只簽勞動合同不買社保的話,勞動者可以先與單位協商,如果無法協商一致的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當然因此造成了損失的也是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員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賠償2020有哪些相關規定
沒簽勞動合同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高壓觸電致殘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27專利執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