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勞動者在工作期間嚴重失職或違反公司的規章制度的,根據勞動法中列舉的幾種情形,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除此以外的合同的解除,則按相關的規定進行經濟補償。那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如何計算呢?共同看一看:
用人單位除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外,其它情況根據解除的原因不同,賠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1、如果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這里所稱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按應發工資計算。
2、如果單位沒有正當合法理由單方辭退,需要按上面標準支付雙倍的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除了上文的幾種情況,其他原因解除合同,都要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要根據工作的年限,滿一年的支付一個月,滿半年的支付半個月的經濟補償,若違反法律的規定,可以到相關部門反映,并要求支付賠償金。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和終止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不上班了但未解除合同還發工資嗎,什么情況下不上班也有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