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侵權行為分類
1、網上侵犯人格權
具體人格權包括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隱私權、姓名權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網絡空間是一個虛擬空間,但它并不是虛幻的,是依賴于現實社會的客觀存在,網絡中依然存在侵犯人格權的違法行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網上侵犯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的行為,只要受害人能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其合法權益就能夠得到保護。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的名譽權的行為。”《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第三款明確指出,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致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由此看出,隱私權在我國法律上不僅逐漸凸現為一種具體的人格權,而且在網絡環境下也受到法律的關注和保護。
2、網上侵犯著作權
根據法律規定,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具體如下:
(1)著作人身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2)著作財產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匯編權、翻譯權以及其他應由著作權人享有的權利。
隨著網絡的廣泛應用,網上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層出不窮,如許多網站未經著作權人同意擅自將其作品上載到網絡中;未與新聞單位簽訂許可使用合同,擅自轉載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在網上傳播走私盜版的音像制品等等。與此相應,法院受理的涉網著作權糾紛案件日益增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了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管轄地的確定;將數字化作品納入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明確了數字化傳播是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
網絡侵權是如今侵權案件的新興類型,尤其在網絡具有虛擬性的特征下,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15有名合同物權法中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4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臨時工在上班途中受傷也可以獲得工傷賠償嗎
2020-11-21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付贍養費
2021-02-17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軍人傷亡附加保險標準
2021-03-08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