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理由是指被請求承擔侵權責任的當事人在承認損害事實存在的情況下,主張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不成立或者不完全成立的相反事實。對于侵權行為的抗辯理由有以下幾類。
一、依法執行職務
依法執行職務被指控侵權的當事人是依據法律的授權以及有關規定行使合法權利和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這通常是指執行公務的行為,但也包括公民自動依法維護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行為,如制止犯罪、扭送犯罪嫌疑人等。
二、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指當國內公共利益、它人或本人的人身或其他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時,行為人所采用的一種防衛措施。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自衛權利,也是公民負有的防止、制止公共財產和公民人身、財產遭受侵害的義務。
三、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現實和緊急的損害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致人損害的行為。
四、自主行為
自主行為指權利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社會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例如,餐館對用餐后不付款而欲逃走的顧客,有權予以扣留以便追回欠款或送交有關部門處理。
五、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指受害人事前作出的甘愿承擔某種損害后果或者致損風險的明示或默示的意思表示。這是在極少數特殊場合才允許的一種情況。例如,為了公眾或他人而自愿捐獻自己的血液、皮膚或人體器官等。
六、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七、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指行為人對損害結果不能預見的情況。例如,醫療搶救過程中發生意外停電,造成患者因無法搶救而死亡。
八、受害人過錯
受害人過錯指受害人因為故意或者過失而未能盡到保護自己的義務,從而欲加害人的行為一起,造成了損害的發生。
九、第三人的行為
第三人的行為如果損害結果是由第三人單獨造成或被告人與第三人共同造成的,則應當由第三人承擔全部或部分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特殊侵權的抗辯理由的相關資料。如果自身遭受特殊侵權,只要證明自己有損害;加害人有加害行為;損害與加害行為有因果關系就可,對方就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如果您有需要,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導致他人受損的責任主體是誰
2021-02-01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公攤面積算不算房屋拆遷補償安置面積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