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犯罪的消極性指的是什么?
不作為犯罪的消極性指的是應當有所作為但是并沒有什么表示行為,不作為犯罪,是指行為人違反法律直接規定,負有法定義務而拒絕履行,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
二、不作為犯罪有哪些特征
(一)違反法律直接規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規定的罪名,才構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則:“法無規定不為罪”,嚴禁“類推”。以《刑法》確定罪名為準。
(二)負有法定義務。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具有作為義務而不作為的行為。
例如;母親拒絕嬰兒喂奶,造成嬰兒死亡的。屬于不作為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 【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拒絕履行的行為。是指能夠有條件作為,而拒絕履行作為的行為。
《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條 【戰時拒不救治傷病軍人罪】戰時在救護治療職位上,有條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傷病軍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傷病軍人重殘、死亡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要達到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
之所以要求行為人對其身體相對靜止的消極、無為狀態承擔刑事責任,關鍵就在于行為人此時負有積極實施特定行為的義務,應為能為而不為,即違反了作為義務。根據我國刑法學基本理論,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明文規定的積極作為義務
法律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是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的主要來源之一,是指由其它法律規定并由刑法加以認可的義務,這里的法律包括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等。如果只由其他法律規定,而未被刑法認可,則不能構成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此外,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必須是具體的義務,憲法中所規定的義務屬于一般性的抽象義務,有待于各具體法規的確認和細化,一般不適合直接作為不作為犯罪的義務前提。
2、職業或者業務要求的作為義務
它是指一定的主體由于擔任某項或者從事某種業務而依法被要求履行的一定作為義務。該類型的作為義務有的規定在法律法規中,也有的規定在具體行業的相關規章制度中。應當注意的是,行為人只有在具有職業或者業務身份的情況下,才具有相關的作為義務。也就是說,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才能構成刑法上的不作為犯罪。
3、法律行為引起的積極作為義務
法律行為如合同行為等,引起一個積極作為的義務(行為人通過合同行為自我創設一個積極作為義務),行為人有義務履行。而一般情況下合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所規定的一定的義務,只產生違約的法律后果,并不會產生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只有在合同一方當事人因不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給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嚴重侵害的情況下,這一作為義務才能構成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
4、先行行為引起的積極作為義務
先行行為作為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是由德國刑法學家斯特貝爾首倡的,1884年的德國判例首次確認了先行行為與法律,契約同樣是作為義務的來源。我國刑法界的通說認為先行行為只要足以產生某種危險,就可以成為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而不必要求先行行為具有違法的性質。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普遍的對犯罪行為的理解指的就是一個人做了一些違反法律所規定的事情,但是其實有的時候不作為犯罪也是存在的,體現的最為明顯的特征是不積極性,如果具有撫養義務但是一直不履行這項義務就會導致犯罪產生。
成立不作為犯罪的條件有哪些
不作為犯罪的后果是什么?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2020年這幾類房屋不再算“違建”了,拆遷有補償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