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以下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按照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執行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薪,按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獎金、津貼等,補助和其他貨幣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月數計算平均工資。工資基數的計算一般包括基本工資、應付工資和已付工資。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規定的基本工資,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等。應付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工作時依法應當得到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得到的工資。通常會扣除一些費用,如代扣社會保險費、所得稅、房租、水電、伙食費等。勞動者實際得到的工資通常少于應支付的工資。根據《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應當以勞動者的工資為基礎,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和實際工資為基礎。工作年限從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即從勞動者入職之日起計算(含試用期)。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未訂立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用人單位因合并、合并、合營、單位性質變更或者法人名稱變更而變更工作單位的,變更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單位工作時間”。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者工作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的工資標準給予補償;勞動者工作滿六個月的,按一年以下的工資標準給予補償;勞動者工作滿一年的,按六個月以下的工資標準給予補償,按1.5個月的工資標準給予補償;勞動者工作1年6個月以上、2年及以下的,按2個月工資標準補償等。以上是小編為您安排的相關內容。對被辭退的員工應當給予補償。雙方對經濟補償金額有勞動爭議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可以轉讓其使用權嗎
2020-12-26土地轉包
2021-03-21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拆遷補償房墻體裂縫怎么賠償
2021-03-16住改非拆遷,國家有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
2021-01-28城市房屋拆遷和農村宅基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合法建房但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拆遷能得到賠償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