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訴訟時效司法解釋第四條,對訴訟時效抗辯權的行使階段進行了規定。
“訴訟程序機制的建構,實質上蘊涵著通過構筑正當程序以保證私權爭議獲得公正裁判的訴訟理念。”最高法院民二庭負責人說,如果任由義務人在任何審理階段均可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則將出現法院無法在一審審理階段固定訴爭焦點,無法有效發揮一審事實審的功能,產生損害司法程序的安定性、司法裁決的權威性、社會秩序的穩定性等問題。因此,司法解釋結合我國的相關規定對訴訟時效抗辯權的行使階段進行了限制。原則上,義務人關于訴訟時效的抗辯應當在一審中提出,二審提出的,一般不予支持。
我國民事訴訟采用二審續審制,即第二審承接第一審繼續進行審理。在二審期間,當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證據,進一步陳述案件的事實,法院可以對一審未盡事實和適用法律問題進行審理。這位負責人表示:“司法解釋還規定了除外情形,即義務人在二審期間有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司法解釋第四條第二款還規定:“當事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或者提出再審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關知識: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抵押審核的結果是什么
2020-12-10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