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勞動者相對于企業而言處于弱勢地位,所以我國勞動法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特地規定了企業的違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的,需要給予勞動者相關賠償。這不僅限制了企業的任意辭退的權,更是確保了勞動者的基本利益。那么,非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怎么算?詳情參考下文。
一、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1、用人單位違反本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在法律明確規定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即: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為了保障處于特定情形下勞動者的權益,本法規定用人單位在上述情形下,不得以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否則就應當按照本條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沒有遵守法定的程序。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被證明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
在出現上述三種情形時,用人單位雖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但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如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沒有遵守法定程序,未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的,仍屬于本條規定的“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情況,應當按照本條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非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怎么算?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依照勞動合同法的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
(一)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兩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二)如果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不滿一年的應按一年計算;如果勞動者在該單位工作年限超過十二年的,用人單位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仍不超過十二年;
(三)如果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六倍的數額支付;
(四)還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稱勞動者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是法律規定的企業在違法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的時候必須給予勞動者的賠償。所以,一旦企業存在比如辭退孕婦之類的違法解除行為,就需要支付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金的二倍標注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差不多是5個月的工資喲。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作社土地入股協議怎么寫
2021-02-13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協議離婚請律師要收費嗎
2021-01-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