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一、主體:一般主體
即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主體不能理解為在上述交通運輸部門工作的一切人員,也不能理解為僅指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駕車人員,而應理解為一切直接從事交通運輸業務和保證交通運輸的人員以及非交通運輸人員。
交通運輸人員具體地說,包括以下4種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
(1)交通運輸工具的駕駛人員,如火車、汽車、電車司機等
(2)交通設備的操縱人員,如扳道員、巡道員、道口看守員等
(3)交通運輸活動的直接領導、指揮人員,如船長、機長、領航員、調度員等
(4)交通運輸安全的管理人員,如交通監理員、交通警察等。他們擔負的職責同交通運輸有直接關系,一旦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如非司機違章開車,在交通運輸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也構成本罪的主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指出,“在偷開汽車中因過失撞死、撞傷他人或者撞壞了車輛,又構成其他罪的,應按交通肇事罪與他罪并罰”這一解釋說明,非交通運輸人員構成交通肇事罪,并不以肇事行為發生在交通運輸過程中為要件。
縣官的機動車駕駛人員一旦沒有按照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駕駛機動車輛的,對他人的身體和生命造成危害的,我國的相關法律會根據實際的案情進行相應的處理。相關的火車、電車司機也受這類法律的管束,相關的犯罪也會進行相應的追究。
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申請復核的相關法律規定
單方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書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交通違章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房屋拆遷中,評估報告有期限嗎,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