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非法行為的概念在人們心中還沒有根深蒂固,但是法律條文卻一直都有明確的規定,那么,非法出售文物藏品罪的司法認定是什么呢,怎么就會構成犯罪了呢,相信很多人對這些問題也都有疑問了,下面,小編就帶你們去解決問題,希望給困惑中的你們可以帶來了幫助。
非法出售文物藏品罪的司法認定是什么
刑法條文
第三百二十七條 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將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第326條的規定,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應當立案。
本罪是情節犯,行為人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予以立案。
非法出售文物藏品罪的犯罪構成是什么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文物管理制度、國家的文物所有權。《文物保護法》第23條規定“全民所有制的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單位的文物藏品禁止出賣……”。全民所有制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單位收藏的文物屬國家所有,禁止出賣,更勿論是贈送給非國有單位或個人。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收藏的文物。屬于哪一級文物,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只是一個量刑時考慮的情節因素。出售或者私自贈送文物的對方只能是中國國內的非國有單位或者中國公民,如是國有單位,則不構成本罪,亦不能是外國組織或者個人,依本節第325條規定,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構成非法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將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所謂出售,即為有償讓與,是指將館藏文物出賣給他人。既包括以其換取金錢的典型出賣行為,亦包括以其換取其他財物或者其財產性利益及報酬的非典型出賣行為。本罪中的出售或贈送的行為必須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才能構成犯罪。如果依照法律規定進行轉讓、出售或贈送,則不構成本罪。此外,只有將館藏文物出售或私贈給了非國有單位或個人,才能構成本罪。如將館藏文物出售或私贈給了國有單位,就不能以本罪論處。非國有單位,是指國有以外的所有單位,如私營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中外合作經營單位、中外合資單位、外資單位以及之間聯營單位等等。這里的個人,是指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在內的任何個人,包括共有的個人。但如果是將所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贈送給外國人(包括單位)的,應以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論處。
本罪為選擇性罪名,只要有“非法出售”或者“非法私自贈送”行為之一的,即可構成“非法出售文物藏品罪”或“非法私贈文物藏品罪”,如果具有兩個行為的、則構成“非法出售、贈送文物藏品罪”。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是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包括國家機關、部隊、國有企業、事業組織。本罪的主體不能是個人,也不包括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組織。
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違反規定而出售或贈送給他人。實際上動機可能是不同的,如拉關系、慷國家之慨、送人情等等,但動機不是犯罪的必要構成要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綜上所述,就是總結的非法出售文物藏品罪的司法認定,我們可以從中知道,倒賣,非法出售文物的情節嚴重者就應當立案,嚴肅處理,其他違反法律條文規定的應當處罰金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只要非法出售,非法倒賣了文物就會構成犯罪的行為,所以我們應該嚴肅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
如何防止商業秘密被別人非法竊取
涉嫌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認定依據
沒收非法財物需要聽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所需資料
2020-12-21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7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交通事故訴前鑒定后多久立案
2021-03-10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設立普通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6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