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納稅不僅僅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同時也是義務,但在一些情況下可能需要交納的稅款比較多,有的人不太愿意就會出現逃稅的情況。而在我國逃稅行為是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的,即逃稅罪,不過此時要先對比看看逃稅行為是否符合了逃稅罪的構成要件內。那通常哪些屬于逃稅罪的構成要件呢?本文馬上為你解答這個疑惑。
一、哪些屬于逃稅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 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 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 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 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 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二、逃稅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認定逃稅罪的構成要件,要注意準確認定其客觀方面,即逃稅行為的認定。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對這一類行為比較好理解,與刑法條文修改前的偷稅具體手段無大的區別,常見的如: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涂改等;未經稅務主管機關批準而擅自將正在使用中或尚未過期的賬簿、記賬憑證銷毀處理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2)“不申報”,是指不向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的行為。這也是納稅人逃避納稅義務的一種常用手法,情況要比前一類復雜一些。主要表現為已經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法人實體不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登記,或者已經辦理納稅登記的法人實體有經營活動,卻不向稅務機關申報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的行為等。
2、認定逃稅罪的構成要件,需要注意逃稅罪的初犯只要滿足法定條件,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逃避繳納稅款達到規定的數額、比例標準,已經構成犯罪的初犯,滿足以下三個先決條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1)在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
(2)繳納滯納金。
(3)已受到稅務機關行政處罰。修正案規定,對逃稅罪的初犯在補繳稅款和滯納金后,還應當由稅務機關給予“行政處罰”,才不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相關法律中的規定,對多次實施逃稅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被控逃稅罪,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但是最好請專業的刑辯律師介入,通過其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訴訟經驗,幫助你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刑事犯罪辯護人的范圍怎么確定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案件的追究時效
2020-11-11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