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進行認定非法集資的犯罪行為的時候,是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對于犯罪分子來說,他們會抓住非法集資詐騙對象特定的特點來進行實施犯罪行為,我們在進行認定的時候,要注意區分非法集資與合法集資,它們之間是有一定的界限的,那么,具體的界限是什么樣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根據司法解釋,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在具體認定金融詐騙犯罪的數額時,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計算。對于行為人為實施金融詐騙活動而支付的中介費、手續費、回扣等,或者用于行賄、贈與等費用,均應計入金融詐騙的犯罪數額。
但應當將案發前已歸還的數額扣除。在量刑時,不能僅以集資詐騙的數額為根據,還要考慮詐騙手段、詐騙次數、危害結果、社會影響等情節。集資詐騙犯罪的數額特別巨大不是判處死刑的惟一標準,只有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犯罪分子,才能依法選擇適用死刑。對于犯罪數額特別巨大,但追繳、退賠后,挽回了損失或者損失不大的,一般不應當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對具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的,一般不應當判處死刑。
對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除了依照《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銀行業監管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取締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等行政處罰外,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受法律保護。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采取財政撥款的方式來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二、非法集資詐騙罪的認定,非法集資詐騙對象特定的特點
在司法實踐中,認定集資詐騙時,必須準確區分集資詐騙罪與非罪和此罪與他罪的界限。這既是司法實踐中的中心環節,也是刑法理論界必須深入探討研究的重大問題。
(一)集資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
在區分這兩者的界限時,必須區分以下界限:
1、非法集資與合法集資的界限
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經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批準,群眾集資辦廠、集資開店、集資經商等行為是合法的。合法集資行為具有以下特征:集資人的集資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集資人都具有一個共同目的;集資人出于自愿;集資人不僅知道集資的用途、方式、期限、利率等,而且知道沒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集資行為完全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只有具備上述特征的,才是合法集資。如果集資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欺騙的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就構成集資詐騙罪。
2、集資詐騙罪與集資借貸糾紛的界限
集資借貸糾紛,是指集資者夸大集資回報條件,后因種種原因無力及時按照約定條件返還集資款及紅利而引起的糾紛。在這種情況下,盡管行為人使用了一定成分的欺騙手段,但是,只要行為人在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就不構成集資詐騙罪。
對于一些非法集資的詐騙者來說,他們會根據非法集資詐騙對象特定的一些特點或者心理來進行詐騙,所以,這就提醒我們在進行投資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好投資的項目是否合法,經過確認之后,再進行投資,不要因為一些故意的虛假宣傳的高額的利潤,就盲目進行投資,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集資房可以買賣嗎?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起訴?
2020-12-23特別授權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0出國簽證辦理手續有哪些
2021-02-27父子不用兒子扶養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1-29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