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在一定情況下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但這個經濟補償金是不是可以無限額的支付呢?還是說經濟補償金也有它的支付上限?關于經濟補償金有沒有上限的問題,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具體闡述。
經濟補償金有沒有上限
用人單位按照《勞動法》第24條或第26條第2款解除勞動合同,即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或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這兩種情況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有12個月的上限。
其它情況下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沒有限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中第4條明確規定: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變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由于成建制調動、組織調動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是否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在行業直屬企業間成建制調動或組織調動等,由行業主管部門作出規定,其他調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作出規定”。 對企業改制改組中已經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職工被改制改組后企業重新錄用的,在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時,職工在改制前單位的工作年限可以不計算為改制后單位的工作年限。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暫行辦法》第37條以及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隨用人單位改革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意見》第5條規定,軍隊退伍、復員、轉業軍人的軍齡,計算為接收安置單位的連續工齡。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經濟補償金按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發。 因此,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計發法定的經濟補償金時,退伍、轉業軍人的軍齡應當計算為“本單位工作年限”。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對于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根據具體支付的情況不同,勞動者獲得的經濟補償金數額也是不同的。有的只是上限為12個月本人工資,而有的則是按照勞動者在單位的工齡計算的。要是您與用人單位因此發生了糾紛,最好還是聘請一個專業的律師幫助自己,這樣才能充分維護自己的權益。
經濟補償金的個稅如何計算
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是什么 ?
單位分立合并支付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嗎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與交警車相撞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應該怎么辦
2020-11-242020年城市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8商鋪拆遷維權技巧,怎么不吃虧
2021-01-23拆遷中公房承租人怎么分配承租房屋租金
2020-12-21購買小產權房經過公證后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2-15政府對拆遷項目有哪些補助
2021-03-19公有住房的拆遷補償款能否作為遺產為繼承人所繼承
2021-03-15修建高速離家很近,可以申請拆遷嗎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