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的履行
清償,亦即履行,是指債務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務人向債權人為特定行為,從債務人方面說,為給付;從債權人方面說,為履行;從債的消滅上說,為清償。債務人清償了債務,債權人的權利實現,債的目的達到,債當然也就消滅。因此,清償為債的消滅的最正常的最常見的原因。
二、債的解除
即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或雙方的協議而導致債的消滅。雙方協議終止債的,債即因雙方的協議而消滅。但當事人終止債的協議,不得違反法律的強行規定或禁止性規定。
三、抵消
抵消是指當事人雙方相互負有同種類的給付,將兩項債務相互沖抵,使其相互在對等額內消滅。抵銷債務,也就是抵銷債權。為抵銷的債權即主張抵銷的債務人的債權,稱為動方債權或主動債權、能動債權;被抵銷的債權即債權人的債權,稱為受方債權或被動債權、反對債權。抵銷可分為法定抵銷與合意抵銷。法定抵銷,是指具備法律所規定的條件時,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所為的抵銷。其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使雙方的債權按同等數額消滅的權利,稱為抵銷權。通常所說的抵銷即是指法定抵銷。合意抵銷又稱為契約上抵銷,是指依當事人雙方的合意所為的抵銷。合意抵銷是由當事人自由約定的,其效力也決定于當事人的約定。《合同法》第100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這里規定的就是合意抵銷。
四、提存
這是指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將無法給付的標的物交提存機關,以消滅債務的行為。債務人履行債務需要債權人協助,如債權人不協助債務人的履行,對債務人的履行拒不接受,或者債務人無法向債權人履行,債務人就不能清償債務。于此情形下,債務人將因債權人不受領而繼續承擔著清償責任,這對于債務人是不公平的。因此,為使債務人不因債權人的原因而受遲延履行之累,法律設提存制度。通過提存,債務人得將其無法給付給債權人的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保存,以代替向債權人的給付,從而免除自己的清償責任。債務人提存后,債務人的債務即消滅,因而提存亦為債的消滅原因。
五、債務免除
這是指債權人拋棄債權,而使債務人的債務消滅的單方的民事法律行為。因免除成立后,債務人自不再負擔被免除的債務,債權人的債權也就不再存在,債即消滅,因此免除債務也為債的消滅原因。免除債務實質上是對債權的拋棄,所以就法律禁止拋棄的債權而免除債務的,其免除為無效,不發生債消滅的效果。
六、混同
即債權與債務同歸于一個民事主體,而使債的關系消滅的法律事實。法律上的混同,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混同,包括權利與權利的混同;義務與義務的混同;權利與義務的混同。這里所說的混同僅為狹義上的混同,即權利與義務的混同。混同以債權與債務歸于一人而成立,與人的意志無關,因而屬于事件。發生混同的原因可分為兩種:一是概括承受,即債的關系的一方當事人概括承受他人權利與義務。例如,因債務人繼承被繼承人對其享有的債權或者債權人繼承被繼承人對其負擔的債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合為一人。概括承受是發生混同的最主要原因。二是特定承受,指因債權讓與或債務承擔而承受權利義務。例如,債務人自債權人受讓債權,債權人承擔債務人的債務,此時也發生混同。
《合同法》第106條規定,“債權和債務同歸于一人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因此,混同的效力是導致債的關系絕對消滅,并且主債消滅,從債也隨之消滅。但在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情形下,雖發生混同,債也不消滅。例如,在債權出質時,債權不因混同而消滅;票據的債權人與債務人混同時,債也不當然消滅。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的“債的終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法
2020-12-02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房屋拆遷的航拍圖到哪里可以查看
2021-02-03宅基地和房屋要拆遷該如何補償
2021-02-20征地拆遷怎么拆房,國家房屋拆遷補償的標準有哪些
2021-03-08上海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3開發商房屋拆遷不遵守拆遷協議怎么辦
2021-01-21拆遷委任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1棚戶區改造違法征收該如何維權
2020-11-11拆遷安置房房產證的辦理技巧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