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關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第八十三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第八十六條 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 (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在我國相關的當事人,在受到工傷傷害時,可以按照相關的規定,對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行相應的保護,工傷認定后,一方對工傷認定的結果不滿意的,可以在工傷鑒定結果一年內進行相關的仲裁辦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傷害。
怎樣計算工傷賠償費用
工傷仲裁處理流程是什么?
2020年工傷保險條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司法賠償案件不公開質證應當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5申報工傷的時限是多久
2021-02-15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