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想法錯了。除非其有證據證明該離婚協議是對方脅迫自己所簽,或者該協議內容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否則,其在離婚協議書上作出的承諾就必須兌現。
【基本案情】
前不久,北京市高級法院公布了一起協議離婚后,一方不按約定履行給付義務的糾紛案。判決結果是:事后反悔不認賬的陳先生必須按協議約定,給付前妻李女士精神損害賠償金60萬元。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陳先生與李女士原本是夫妻,后因感情不合自愿協議離婚。雙方在離婚協議書中,除了對子女撫養權、共同財產分割、債權債務處理等作出約定外,還約定了補償條款。內容為:“因離婚為陳先生(男方)提出,陳先生自愿向李女士(女方)支付60萬元人民幣的精神損害賠償金。”
哪料,雙方離婚后,陳先生只給了李女士10萬元精神損害賠償金。經李女士多次討要后,陳先生又給李女士寫了張“陳先生欠李女士人民幣伍拾萬元整”的欠條。雖然欠條上有陳先生簽字、日期,但并未注明所欠是什么錢,也沒注明還款最后期限。后來李女士再次討要,陳先生竟然反悔且不認賬。無奈,李女士將陳先生告上法院。
庭審中,陳先生承認欠條是他本人所寫,但不同意給付李女士50萬元,理由是本案不能按欠款糾紛審理,而應按離婚后損害責任糾紛審理。
陳先生稱,離婚協議中他自愿支付李女士的60萬元,明確注明是精神損害賠償。而按法律規定,法院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時,須要根據賠償方的過錯程度和賠償能力綜合判斷。而自己在離婚中并無過錯,也沒有能力賠償李女士60萬元,因此請求法院駁回李女士的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后認為,陳先生為離婚與李女士自愿達成離婚協議,雙方簽訂的離婚協議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該約定合法有效。其中,雙方簽訂的補償條款,也是雙方為離婚而自愿達成的協議內容之一,其實質是陳先生自愿給付李女士的補償,而非精神損害賠償款。該補償條款作為離婚協議書的一部分亦合法有效,陳先生應按照補償條款的約定履行給付義務。據此,判決陳先生支付李女士欠款50萬元。
【法官說法】
針對以上糾紛,審理此案的法官指出,《婚姻法》第46條賦予離婚糾紛中的無過錯的當事人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該請求權可以在提起離婚訴訟時主張,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判決離婚、調解離婚后的特定期限內提出,或者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后的特定期限內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7條規定,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后,以《婚姻法》第46條的規定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當事人在協議離婚時明確表示放棄該項請求,或者在辦理離婚登記手續1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
由此可見,雙方協商一致在離婚協議書中達成的補償條款,系一方自愿給付另一方的賠償,不應適用離婚后損害責任糾紛的案由。
而離婚協議中自愿給付的賠償款,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精神損害賠償不同。精神損害賠償強調必須與過錯方的過錯程度、經濟能力等相匹配,而離婚協議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自愿給付賠償款的約定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為合法有效。
李女士和陳先生簽訂的離婚協議作為雙方意思自治的體現,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自愿補償的性質是不容否定的,如果僅僅因為字面上的“精神損害賠償”字眼就否認了自愿補償的性質,解釋為只有具有了《婚姻法》46條規定的嚴重過錯才能給予賠償,并且認為是法定之債,給付金額要求按照司法解釋的標準,這就違背了雙方離婚協議的約定本義,亦不利于維護在婚姻中實際受到損害一方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整形美容失敗可否要求醫療損害賠償
2020-12-02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營者
2021-02-08已簽字的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1-01-08邢臺市房屋拆遷怎樣補償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