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監管主體分散。面對食品安全事故時,部分消費者知曉卻投訴無門,沒有一個單位能對此事進行有效控制,即使存在一些有責任牽連的單位或部門,但他們沒有行使有力的監管或者說是監管不到位,使之監管信息較少,加之單位或部門間信息不共享,致使食品安全管理出現漏洞。
二是監管手段欠缺。很多地方出現的安全事故,存在一種問題,即國家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與當地的實際不相符合,地方執政者生搬硬套,或不經推廣的實施,造成經商者對安全食品標準、法律責任等政策的模糊,和地方行政者的不認同,已經監管手段的不切實際,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應該說,上面兩項是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要保證食品安全,不只是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公民道德意識,只有每個人的綜合意識提升了,才能有一個美好穩定的社會,才不缺少對食品的安全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對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
第七十一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應當立即予以處置,防止事故擴大。事故發生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督管理中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關食品安全事故的舉報,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報告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縣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上報。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事故隱瞞、謊報、緩報,不得毀滅有關證據。
第七十二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后,應當立即會同有關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減輕社會危害:
第七十三條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立即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責任調查,督促有關部門履行職責,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責任調查處理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組織事故責任調查。
第七十四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衛生處理,并對與食品安全事故有關的因素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第七十五條調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還應當查明負有監督管理和認證職責的監督管理部門、認證機構的工作人員失職、瀆職情況。
很多地方出現的安全事故,存在一種問題,即國家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與當地的實際不相符合,地方執政者生搬硬套,或不經推廣的實施,造成經商者對安全食品標準,需要完善立法。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安抗辯權人的解除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職業病工廠要不要賠
2021-03-03被害人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0-11-12國家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用中外合資保安服務嗎
2021-01-04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無證駕駛出事故強制保險不應免
2021-01-18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續保
2021-01-21土地出讓金返還稅收有哪些
2021-01-14土地使用轉讓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7公司拆遷補償款稅收優惠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