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嫌疑人已批捕能取保候審嗎?
逮捕后符合條件的是可以取保候審的。依據法律規定,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方法。取保候審符合條件也是可以改為逮捕的。
偵查、檢察、審判機關對于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依法作出取保候審的決定,并決定是人保、財產保,還是人保與財產保并用。
具體來說,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滿足下列條件則在被逮捕后仍然可以取保候審:行為人是預備犯或者中止犯;行為人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或者脅從犯;行為人所犯的罪是過失犯罪的;行為人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或者避險過當的;行為人是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行為人系未成年人或者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行為人與被害方依法自愿達成和解協議,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行為人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行為人系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行為人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行為人可能被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宣告緩刑的以及其他不需要繼續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形。
二、取保候審保證金
(一)具體適用對象的限定
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第六十九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二)保證金數額幅度的確定原則
長期以來,我國法律沒有取保候審保證金的規定。實踐中各類案件的社會危害程度不同,加之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各異,因此,保證金數額幅度難以做到劃一。據此,筆者認為在把握保證金數額幅度時,應借鑒國外相關立法的合理規定,結合我國司法界在這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的成功做法,在不悖于保證金“現實的擔保性”和“可能的懲罰性”的立法本意的情況下,視保證風險的大小,按下列原則予以確定。
1、重罪高于輕罪原則
從刑法理論說,重罪的社會危害性應明顯大于輕罪。相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受到的刑罰制裁就重,由此,司法機關對重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可能承擔的風險同時加大。因此,其保證金數額幅度應明顯高于輕罪的保證金數額幅度。如:同為侵犯財產型犯罪,由于搶劫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在決定對涉案嫌疑人或被告人適用保證金取保候審時,其金額幅度就應高于一般盜竊案件的保證金幅度。
2、高收益者高于低收益者原則
公民經濟收益的高低反映了特定社會成員的生活富裕程度。為使保證金制度在立法上的平等與司法上的公正達到盡可能的和諧與統一,在對不同富裕程度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適用取保候審時,確定一個恒等的保證金指數,顯屬極為必要。對此,依筆者拙見,凡對有固定收益者決定適用保證金的,無論其收益的多寡,其數額幅度的確定,均應以其6個月實際收益總額上限,1個月實際收益總額為下限。對沒有勞動性收益的,則可變通采用“人保”方式獲得取保候審。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時,自然亦可視其有無收益,采用該項原則處理。
3、健康者高于體弱者原則
新《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審……的辦法”。這一規定潛在地表明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對刑事訴訟活動可能造成的妨害程度。由此,我們可推論得出,身體健康者在被取保候審過程中不履行新《刑事訴訟法》第55條規定保證義務應承擔的責任可能較之重病、懷孕、哺乳者大。因此作為具有懲戒性的保證金的收取幅度,也相應較高。
(三)取保候審保證金的管理
保證金的管理活動包括保證金的交納、收取和處理。它是取保候審保證金適用的重要環節,司法機關必須嚴格按照下列規定進行管理。
1、交納
在偵查、起訴、審判的不同刑事訴訟階段需采用保證金形式決定取保候審的,由處于該訴訟階段的案件承辦機關根據職權責令提出。案件承辦人(或合議庭)擬就的具體保證金數額應由上述機關的主管負責人簽字批準。為便于執行,在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宣布責令前,應提前向其或愿代其交納的近親屬或其他人足額收取確定的保證金現金(以人民幣為法定交納貨幣)。在向其宣布《取保候審決定書》的同時,責令其本人填寫《取保候審保證書》(未成年人可由其法定監護人填寫),以保證其在候審期間履行保證義務,方可對其執行取保候審。
2、收取
對收取的保證金要設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
(1)建立保證金專用賬戶,由司法機關的財務部門單列科目。
(2)保證金的收取手續應當做到憑證齊全,單據完備。具體方式可采用三聯專用收據,其中:一聯交繳納人收執,一聯由案件承辦人附案卷,一聯存財務部門備查。
(3)收取的保證金應由主管負責人審核后,按金融管理規定,逐筆及時送繳開戶銀行統一存儲,以備提取。
3、處理
保證金的處理,是決定保證金財產最終歸屬的法律行為。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將根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的不同表現,分別作出退還全部保證金或沒收全部保證金的決定。具體為:一種系犯罪嫌疑人違反保證義務的,由司法機關制作《沒收保證金決定書》向其送達,并將其已交納的保證金作為罰金收入,依法上繳國庫,收據附案卷備查。另一種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候審期間沒有違反保證義務的,取保候審結束后,由前述機關向其退還全部保證金。
綜合上面所說的,犯罪嫌疑人只要證據基本上齊全那么就可以實施批捕的行動,在批捕之后想要取保候審,那么就必須要提交相關的材料,并且繳納保證金,確定放出去之后對社會沒有任何的危害性,這樣檢察院才會受理自己的要求。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隱私權可以治安拘留嗎
2021-02-14申請工傷認定要多久才行
2021-02-27軍人結婚申請多久能下來
2021-01-28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