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律援助在生活當中的運用率也是非常的普遍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法律援助不僅是國家要為一些特定人群提供的,而且也是在司法建設過程當中必須的一個步驟。因為某些特定人員如果沒有能力聘請律師的話,那么在法庭答辯階段必須為其提供法律援助,否則就不符合刑訴法的程序。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刑事案件法律援助條件是什么?
一、刑事案件法律援助條件是什么?
1、《法律援助條例》對刑事案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情形作了規定。
2、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第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準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執行。
二、申請人應向哪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訴訟案件,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經法院解決的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所在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對同一案件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接受申請的援助中心管轄。
三、法律援助的形式
1、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
3、民事、行政訴訟代理;
4、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
5、辦理公證證明;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其實縱觀我國法律援助條例當中的相關規定,總體來說提供法律援助的對象必須是經濟比較困難,沒有能力或者說是因為其它原因而沒有辦法委托辯護人的這些人群。國家都會免費或者說是根據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有什么義務和責任?
什么人能申請法律援助
申請法律援助時的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正式工能辭退嗎
2021-03-25保全時擔保費由誰承擔
2021-02-18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擔保人被強制執行后如何追償
2020-11-28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