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職業打假,經營者也需要價格欺詐
新消法價格欺詐賠多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什么是價格欺詐行為
(1)價格欺詐行為的含義。價格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2)價格欺詐行為的具體表現。根據國家計委發布的《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經營者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有償服務的標價行為或采取的價格手段,屬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為欺詐行為。
屬于欺詐性的標價行為有:①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②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③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④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⑤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⑥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⑦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⑧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模糊標示附加條件的;⑨其他欺詐性標價行為。
屬于欺詐性的價格手段有:①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扣,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②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③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者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④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⑤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⑥其他欺詐性價格手段。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征收決定多長時間自動失效
2020-12-21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