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按法律規定,直白地說就是如果你受到欺詐的事實被認定的話,你可以主張消費金額三倍的賠償;如果不足500元的,按500賠償。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條: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第八條: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第十九條: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第三十四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五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
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
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
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價格法》
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一)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四)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
(六)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七)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
消協價格欺詐而要爭取賠償維護個人權益,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提供對自己有利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費用有哪些
2020-11-07哪些財產可以抵押
2021-01-11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網絡維權投訴哪個部門
2021-03-26侵權涉及非法建筑如何賠償
2021-02-02危害公共衛生罪
2021-01-21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