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居協議有什么效力
分居協議各條款清楚經男女雙方自愿簽字蓋章生效。協議其中一項無效不影響其余有效條款的成立,分居協議在離婚時只能作為證明雙方分居多久的證明而已。
《婚姻法》將“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作為法院認定夫妻雙方是否感情破裂的標準,在此條件下若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但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在以上述理由訴請離婚時,必須承擔舉證責任。而在現實生活中夫妻是否分居、分居的原因及分居時間的長短,純屬個人隱私,當事人通常很難舉證,從而使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標準陷于非客觀性的境地,阻礙了離婚案件的公正審理。倘若夫妻雙方在離婚訴訟之前,簽訂了書面的分居協議,正好為分居事實的認定提供了證據上的支持。
二、夫妻可以簽訂分居協議嗎
分居協議,并非一嚴格意義上的法律名詞,該名詞在我國法律條文中未曾出現過。分居協議,一般是指夫妻雙方在不解除婚姻關系的前提下,就終止夫妻同居義務所達成的書面協議。英美國家都普遍承認分居協議的效力,允英美國家都普遍承認分居協議的效力,允許夫妻雙方在律師的幫助下,就婚姻財產和其他財產的劃分、婚姻債務的償還達成協議,并就夫妻間的撫養方式、撫養費的數額、子女撫養、監護等問題達成協議并經法院批轉,同時還要決定家庭的住址、保險范圍、養老計劃、退休計劃、納稅計劃以及當事人解除婚姻關系相關的其他問題。目前,分居協議的簽訂在我國婚姻家庭法律事務中也出現的越來越多,只是在效力方面尚未得到官方評價。
關于分居協議書的法律效力,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分居協議并未得到我國法律的認可。當事人簽訂分居協議書在避免草率離婚、緩解家庭矛盾、躲避家庭暴力等方面意義重大,分居制度的建立可以成為我國婚姻制度的有益補充。但是,從我國的婚姻法律制度來看,同居是夫妻之間的應盡義務,分居并不為法律所提倡。所以,如果當事人基于分居協議而向法院起訴要求履行分居協議內容強制雙方分居并排除對方騷擾的話,法院對這樣的訴訟請求往往不予支持。換句話說,當事人協議分居并非為我國法律所保護。相反,如果當事人起訴要求保護同居權的,則有可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分居協議書如欲得到國家認可,必須修改《婚姻法》,并就分居時間的限制、分居期間的權利、義務作出明確規定。
2、分居協議書的無效,并不意味著分居協議書的所有條款無效。例如在分居協議書中有關處分夫妻財產關系的條款,如不違反我國法律強制性規定,則為有效。
三、夫妻分居滿兩年如何認定
我國婚姻法第32條規定,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的”,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那么,夫妻分居滿兩年,法院就可以判決離婚嗎?這就要從四個方面來把握。
1、必須是因感情不和而分居。
夫妻分居,有客觀原因造成的、感情不和造成的、以及雙方自愿協議分居的等多種情況。比如,夫妻分別在兩地工作,因相隔遙遠而沒有同居條件。這種夫妻分居,并不是因感情不和而造成的,即使分居的時間再長,也不符合“因感情不和而分居”的法定應準予離婚的情形。
有些夫妻,他們感情尚好,也不愿離婚,但由于某種原因,自愿實行分居。這種情況,也不符合“因感情不和而分居”的法定應準予離婚的條件。作為應準予離婚的法定情形的分居,必須是因夫妻感情出現問題,感情不和、感情破裂、相互厭惡而造成的分居。
2、分居必須是連續的,且已滿兩年。
首先,從夫妻實際分居的第二日算起,到向法院立案提起離婚訴訟時為止,時間必須滿兩年。
其次,分居必須是持續的,分居時間必須連續計算。如果分居后又同居,則應從同居后又分居的次日重新計算。不能把前后幾次分居的時間累加計算。
3、“夫妻分居滿兩年”須以證據證明。
我國婚姻法雖然將“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規定為法定的可以準予離婚的情形之一,但是,在實踐中要想憑借這條規定而達到離婚之目的,卻著實不易。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分居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分居協議只要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不損害雙方的利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作為起訴離婚的證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條款能否產生合同效力
2021-03-21無證行醫是否按照醫療事故處理
2021-02-16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交通事故賠償調解賠多少錢
2021-03-21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土地流轉后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