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贍養是否屬于法律責任問題
有些法院審理精神贍養案件時,以“對贍養人不履行精神慰藉義務應承擔何種責任,法律上沒有作出明確規定”為由,駁回訴訟請求。而有些法院則是支持了訴訟請求。爭議的焦點在于“精神贍養”究竟是道德義務,還是法律責任。
反對者認為如果支持精神贍養的訴訟請求,就是法院把道德問題法律化。精神贍養應是道德上的義務,而不是法律上的責任。以法律取代倫理道德,這既不符合人類設立法律的目的,也導致國家財力無法支撐倫理道德全部法律化之后所需要的執法成本。
支持者則認為精神贍養有法律依據。如《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由此可以看出,贍養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經濟上供養,二是生活上照料,三是精神上慰藉,四是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其中,后三個方面都應當主要屬于精神層面。
二、這是法律層面上的爭議,作為法律人,我們還需要關注現實層面的一些情況。
由于在實際的操作中,老年人無從要求精神方面的贍養。因為,除了經濟上供養容易明確以外,其他三個方面都不能量化,也沒法準確考查,它基本上取決于當事人雙方的感覺,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東西。法院在判決時只能作出明確具體可操作的結論,而不能作出不能明確執行的行為和感受。同樣,當事人也沒有衡量應盡這些義務的標尺。但是這并不能成為反對法院將精神贍養寫進判決書的理由。
現實中,對老人的物質贍養方面,全社會已普遍了解認同,但對于精神贍養問題,由于宣傳少,各地人民法院對類型案件的做法也不盡相同。因此,有些家庭人員并不知曉精神贍養也是自己的義務,導致精神贍養責任不能履行,也使家庭成員的受精神贍養權遭到漠視。
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較于物質需求,老年人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更為強烈。形成精神贍養訴訟。同時,在有些情況下,有的老人收入比子女高出許多,仍到法院起訴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如果不判老人勝訴,沒有法律依據,如果支持了老人,又不符合實際,不能體現公平的原則。因此對于此類糾紛,有的法官就認為應以子女對老人多盡一些精神上的撫慰及體力上的扶助為宜。
但現實情況是,即便是支持了精神贍養的訴訟請求,法院的執行也有一定的難度。
這并不是說,在立法尚未作出圓融自洽的規定之前,我們就無所作為。為解決“精神贍養”這一社會問題,有兩種途徑:1.依賴社會的自組力量。例如,北京宣武區老齡委業已推出“雙養協議”(雙養即“物質贍養”和“精神贍養”)。“雙養協議”在該區老齡委、司法局的主持下由子女和老年人共同簽訂,并進行公證,協議由居委會主任監督實施。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重視法律對人們行為的引導功能以及判決的社會效果,將精神贍養納入法律的調整范圍,在進一步將精神贍養從道德責任“硬化”為法律義務的道路上邁出應有的一步。
綜上所述,筆者支持將“精神贍養”寫進判決書。此舉不僅有相應的法律依據,而且也符合現實中的強烈需求,應在司法實踐中繼續貫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案件證據會給報案人查閱嗎
2021-02-24劃撥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的情況
2021-03-03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定的
2021-03-08產假必須保留原崗位嗎
2021-01-26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