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證明哪里出具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國內監護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監護中常涉及相關事項有:監護人、監護權、監護人順序、監護人的職責、監護人委托書、監護人委托書等。
監護人證明材料可由戶籍所在村委會出具,但一定要加蓋當地派出所的章。或者也可以直接讓當地派出所出具證明、加蓋章。也就是說,在判斷和證明未成年人監護人的身份時,公安部門出具的證明才有法律效力,村委會并不具備核查未成年人監護人身份的條件。因此監護證明需要由戶籍所在地派出所蓋章才生效。
《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二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監護人證明的法律知識,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監護人證明應該由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開具,而在法律規定下開具時需要準備相關的材料。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內商標注冊程序
2021-01-05如何解除訴訟保全擔保申請
2021-01-16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