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負有哪些職責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總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監護人的職責主要有:
(l)保護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人擔負有維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護他們的、榮譽權的責任,同時,還擔負有排除來自于各方面的對未成年人的利實施侵害的義務。監護人也負有對未成年人進行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培養和教育的職責。
(2)管理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財產。監護人于監護職責范圍內管理好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財產,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的財產權益。監護人應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財產權益的行為,并依法否定未成年人所為的與其行為能力不相適應的處分財產的民事行為,并對人進行追索,以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財產為處分行為時,必須遵循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否則,監護人不得為未成年人的財產處理行為。
(3)未成年人的父母既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同時,也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代理未成年人進行民事活動是其履行監護職責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根據法律規定,無的未成年人為民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除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外,為其他民事行為須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此外,未成年人參加訴訟活動,也應由其監護人代理。在家庭保護中,代理是必不可少的,監護人除具備法定情事外,不得終止代理。
(4)代理未成年人行使索賠請求權。
《民法總則》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監護人負有的職責有保護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管理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財產,未成年人的父母既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等職責。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果出讓土地拆遷有賠償嗎
2020-11-30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土地上如何設立承包經營權
2021-03-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鐵路兩側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是多少
2020-11-26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