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村房屋買賣是否合法。
現行關于房屋買賣的所有法律、法規和規章都只適用于城市,專門針對農村房屋買賣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基本沒有,因此我們只能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尋找依據。根據200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而在《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由此可知,該法并未禁止農村房屋的買賣和出租。
同時,由于根據《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第一款,房屋屬于公民的個人財產范疇,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憲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第二款也強調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根據《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規定:“公民個人(包括農民在內)對于其房屋既然有受法律保護的財產所有權,自然有依法對自己的財產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中的處分,包括出賣、互易、贈與等方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農村村民有權利出賣自己在農村的房產。
2、城鎮居民能否購買農村住房。
國務院辦公廳1999年發布的《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土地炒賣的通知》第二條第二款“農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準城市居民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違法為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2004年11月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規定“嚴禁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嚴禁為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在這些規定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出城鎮居民不能購買農村住宅。但是,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而農村村民的房屋所在的宅基地,只要沒有其他違法的條件下,本來就是建設用地,該房屋的買賣即主體的變更,并不影響集體土地的利用整體規劃。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1999]19號)第4條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因而,筆者認為上述“通知”,并不得據以決定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多久可以復婚
2020-12-02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