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告失蹤訴訟時效中斷可以嗎?
宣告失蹤是可以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
《民法通則》第十三條規定,下列事項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申請仲裁;
(二)申請支付令;
(三)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
(四)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
(五)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
(六)申請強制執行;
(七)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
(八)在訴訟中主張抵銷;
(九)其他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項。
二、訴訟時效中斷法定事由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中斷就代表著是一方有不可抗力的因素而導致之前的時效統歸無效,但對于當事人在申請的時候也需要說明其理由,對于中斷的時效最多也為二十年,如果在二十年內依舊沒有采取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此案件不再進行受理。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車禍誰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10侮辱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9高危作業中經營者減輕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以文種為標準,行政裁判文書可以劃分哪幾類
2021-02-09事實婚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0-11-24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