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探視權時間規(guī)定
“探視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yǎng)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依法享有的探視子女的權利。探視具有交流、溝通意義和人情味。離婚后,不與子女同居住的父親或母親,既有權利又有義務看望子女,子女也有與不同居住的父親或母親交流的渴望。通過探視權的行使,子女與探視的父親或母親之間能夠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使子女獲得平時單親撫養(yǎng)下所缺少的另一方的關愛,促進子女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同時使前去探視的一方增加與不由其直接撫養(yǎng)的子女之間的感情,形成對子女未來發(fā)展的關心,從而更加主動、自覺地履行對子女的撫養(yǎng)義務。因此探視權不僅是父母的權利,也是子女的權利。在現(xiàn)實生活中,探視權就是探望權。
1、探望性探望,即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對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點進行探望。
2、逗留性探望,即一種較長時間的探望,探望權人可在約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時間內,由探望權人領走并按時送回未成年子女。
對于子女而言,年齡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零至三周歲的幼兒,該階段的幼兒身體、智力等諸方面受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無生活自理能力,如果適用逗留性探望方式,可能會因環(huán)境經常變化而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該年齡段適用探望性探望較為適宜。三至十周歲的子女,該階段的兒童,對環(huán)境的變化適應能力增強,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的方式均可適用。又因此階段的兒童尚無辨別能力與控制能力,在是否探望問題上很難表達其真實意思,容易為他人的觀點所左右,所以對此階段的兒童實行何種探望方式,可不征求被探望子女的意見。十至十八周歲的未成年子女,由于該年齡段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人,在是否探望這一問題上已具備了相當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因此,在決定探望權問題時應征求子女的意見,探望權的行使也應在征得其子女同意的情況下實施。
對于離婚后探視權有疑問,或爭取孩子撫養(yǎng)權等都可以在線詢問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監(jiān)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異地執(zhí)行拘留的法律規(guī)定
2021-02-04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超過強制執(zhí)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合同有自動續(xù)約嗎
2020-12-17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xù)嗎
2021-03-12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