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誣告和錯告應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故意他人進行陷害誣告的,構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如果是錯告的,不承擔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如何區分錯告和誣告
錯告是并非出于故意而造成檢舉、控告失實的行為。誣告是指舉報人以捏造事實等手段,故意向紀檢監察機關作虛假的檢舉揭發。錯告和誣告所反映的情況都是失實的,但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
錯告和誣告是有嚴格區別的:
主觀故意不同。主要是在于它是否出于故意。錯告是并非故意造成的檢舉、控告失實,在主觀上沒有反映虛假情況的故意,而是將反映的虛假情況當作事實;誣告是一種違紀行為,誣告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陷害他的故意,是想通過舉報達到陷害被舉報人的目的。群眾檢舉、控告黨員或黨組織違紀違法和不正之風的問題,有的時候由于了解情況的局限性和看問題的片面性,或由于審查研究不夠,偏聽偏信而造成檢舉、控告失實。對于錯告者,紀檢監察機關要向其說明事實真相,正確引導。如由于錯告造成一定影響,還要在適當場合澄清是非,以正視聽。錯告者要總結教訓,引以為戒。誣告是有意捏造材料,無中生有,以陷害他人為目的。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對于誣告的認定,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含地、市級)黨委或紀委批準。
客觀方面表現不同。錯告沒有捏造舉報人的違紀事實的行為,最多只是道聽途說;誣告卻具有捏造被舉報人的違紀事實的行為。
誣告陷害罪的行為表現
首先,必須捏造犯罪事實,即無中生有、栽贓陷害、借題發揮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實強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實,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機關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責任即可,并不要求捏造詳細情節與證據。有一種觀點認為,捏造他人一般違法事實的也構成誣告陷害罪,我們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本法明文要求主觀意圖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其次,必須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機關的追究活動,告發方式多種多樣,如口頭的、書面的、署名的、匿名的、直接的、間接的等等。如果只捏造犯罪事實,既不告發,也不采取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機關追究的,則不構成本罪。
再次,必須有特定的對象。如果沒有特定對象,就不可能導致司法機關追究某人的刑事責任,因而不會侵犯他人的人身權利。當然,特定對象并不要求行為人點名道姓,只要告發的內容足以使司法機關確認對象是誰就構成誣告陷害罪。至于被誣陷的對象是遵紀守法的公民,還是正在服刑的犯人,以及是否因被誣告而受到刑事處分,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誣陷沒有達到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辨認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屬于對象不能犯,仍構成誣告陷害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刑事誣告和錯告應承擔什么樣的責任”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故意他人進行陷害誣告的,構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如果是錯告的,不承擔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商場摔傷賠償金額一般是多少
2021-03-14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家庭冷暴力的緩解方法有哪些
2020-11-13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