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法律法規的健全,公民法律意識也逐漸提高,并且可以根據法律尋找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任何法律都是有存在的依據,才能體現其價值和意義。那么,聽證的法律依據有哪些?下面,律霸小編為您進行簡單的介紹。請您往下閱讀。
一、聽證的法律依據
1、聽證是指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的法律程序。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中國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時,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2、聽證是指行政機關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在作出決定前,由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聽取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與法律依據,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和申辯及意見的程序活動。聽證程序是指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由聽證程序參加人就有關問題相互進行質問、辯論和反駁,從而查明案件事實的過程。
聽證制度是行政機關在作出影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決定前,由行政機關告知決定理由和聽證權利,行政相對人表達意見、提供證據以及行政機關聽取意見、接納證據的程序所形成的一種法律制度。
3、聽證是一個帶有現代民主政治色彩的制度。1946年美國制定《聯邦行政程序法》,第一次規定聽證程序為行政程序的核心。它的基本精神是:以程序的公正,保證結果的公正。
中國最早引進聽證制度的是深圳市。真正在全國普及是在1996年,《行政處罰法》將聽證制度納入行政執法程序。
4、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聽證:治安管理處罰的聽證范圍沒有“責令停產停業”;
第九十八條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以及處二千元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要求聽證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依法舉行聽證。
通過以上小編對聽證的法律依據有哪些的敘述,想必大家對聽證的相關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實聽證是公正、公開的體現,只要你依照法律規定,符合相關的條件,就可以參加聽證或者旁聽。因此,如果享有聽證的權利,就要遵守聽證的義務。聽證程序的完善有利于促進法律的進步,加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和加快社會的進步。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哪些行政處罰應當舉行聽證程序?
沒收非法財物需要聽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2021-02-01受到網絡暴力應如何維權
2021-01-26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調解拒不履行怎么申請執行
2020-12-22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