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一部分敢于下海拼搏的創(chuàng)業(yè)者憑借勤勞和智慧先富了起來,但還有一小部分人卻患上了紅眼病,特別是少數(shù)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紅眼病患者,利用手中的職權干起了權錢交易、貪污受賄的勾當,一旦被查處將受到法律嚴懲時,受賄者往往會叫冤申辯自己的行為是借款,當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是公民,一樣也會有資金借貸的需求,那么,借款與受賄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1、判斷“還款意圖”
從直接證據(jù)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還款意圖。區(qū)分真實借款還是以借為名的受賄關健在于判斷行為是否具有還款意圖,而直接證據(jù)即行為的陳述直接反映了其還款主觀態(tài)度。但是由于賄賂案件主要以言辭證據(jù)為主,客觀的書證較少,因此言辭證據(jù)的可靠性在沒有其他證據(jù)的印證下也要特別慎重的審查。如果行賄人和受賄人都確實充分足以排除疑點,能夠證明屬于借款或?qū)儆谑苜V,那么對于性質(zhì)的判定就相對簡單。但實踐中此類案件行賄人和受賄人的言辭證據(jù)常常存在疑點和矛盾而難以準確認定。
2、判斷“是否符合真實借款的一般情形”
從借款用途、借款過程、借款時間、謀取利益等各個方面分析判斷。關于此類情形的認定相關司法解釋實際上做出了規(guī)定,《全國法院審理經(jīng)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專門規(guī)定了以借款為名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財物行為的認定。 該文件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借為名向他人索取財物,或者非法收受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應當認定為受賄。具體認定時,不能僅僅看是否有書面借款手續(xù),應當根據(jù)以下因素綜合判定:
(1)有無正當、合理的借款事由;
(2)款項的去向;
(3)雙方平時關系如何、有無經(jīng)濟往來;
(4)出借方是否要求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其謀取利益;
(5)借款后是否有歸還的意思表示及行為;
(6)是否有歸還的能力;
(7)未歸還的原因等。
此司法解釋實際對于是否是以借為名的受賄確定了判斷標準,即應當考察借款是否符合真實借款的一般情形。真實的借款具有正當理由,款項的流向清晰,未來具有相適應的還款能力。而以借為名的受賄理由通常不合理,款項也不按照陳述的理由使用。
綜上所述,關于借款與受賄的區(qū)別問題,國家相關法規(guī)作出了明確解釋,對沒有合理正當理由借錢,借貸資金去向不明,借貸雙方是利害關系人且之前從未有過資金往來,借款人有利用職權為對方提供方便的事實,對借款資金從未有歸還意圖,且不能說出正常的理由,具備這些特點的行為就屬于受賄而不是借款。
2020最新個人受賄罪的立案標準和表現(xiàn)形式
法律規(guī)定受賄罪的立案標準是多少
受賄罪的主體要件是什么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有拒不履行嗎
2021-01-01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通過恐嚇業(yè)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產(chǎn)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保險經(jīng)紀人是什么
2021-01-26如何理解網(wǎng)絡保險
2020-11-28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nèi)容是什么
2021-01-06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nèi)容
2021-01-29房屋征收的拆遷補償方案有哪幾種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