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未成年哪些財產是個人所有的?
民法總則未成年個人所有的財產有:獲得的獎金,如因學習成績優異而獲得的獎學金,因見義勇為而獲得的政府獎金等;接受贈與而得的財產;通過遺囑繼承而獲得的財產;因人身受到損害而獲得的賠償;享有智力成果而得的財產等,這些都屬于未成年人的財產。
二、執行案件中未成年人名下的財產保護和執行的策略
(一)建立懲罰制度嚴打被執行人規避執行轉移財產給未成年子女行為
基于現實中被執行人故意轉移財產逃避執行從而導致法院判決難以執行的情況日益增多的現狀,筆者認為,法院在執行判決時,如果執行申請人能提供線索并且舉證證明被執行人有惡意轉移財產到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行為,法院可將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列入可供執行財產的范圍來進行審查。
與此同時,法院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可供財產審查制度,并就執行申請人提供的線索和證據進行調查,必要時可要求被執行人對其子女名下財產的來源進行說明。經調查證明被執行人的確為了逃避執行而轉移財產到其子女名下的,應當將未成年子女的不良財產部分作為可供執行財產來予以執行。
(二)明確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范圍。
通過繼承、贈與等方式無償取得的財產,勞動、營業等方式有償取得的財產,供子女個人使用的衣服物品,以及其他屬于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
(三)明確被執行人對未成年子女的財產照顧。
強調被執行人對未成年子女人身和財產的照顧義務,更好地維護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被執行人須就未成年子女受遺贈或贈與而無償取得的財產編制目錄,并呈交法院。在親權解除或終止時,被執行人不再享有財產的法定管理權,應將財產賬目交還給未成年子女。允許被執行人為未成年子女利益而使用未成年子女的財產收入,但對未成年子女通過勞動取得,以及禁止被執行人用益條件的贈與或遺贈而取得的財產不享有使用收益權。
限制財產處分,并規定損害賠償責任。處分權決定著財產的命運,在所有權各項權能中居于最核心的地位,必須堅持“為子女利益”原則。未經法院的批準和法官的許可,不得以未成年子女名義動用財產。如果被執行人財產處分行為給未成年人造成損害的,被執行人要承擔連帶責任。
(四)增設監督人或監督機構,以及責任追究機制。
對未成年人財產的重大處分行為,須經監督人或監督機構許可后才能實施。而且,被執行人或監護人應盡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管理失當且主觀上有過錯的,對損害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民法總則中對于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歸屬是有明確的規定的。由于未成年人還未成年,民事行為有所不成熟,因此財產通常都有其成年的監護人進行保管和支配,但是明確指定歸屬為未成年個人所有的財產其他人不得隨意支配,否則構成觸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民法總則見義勇為解釋是怎樣的?
民法總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合同是否有效?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公司設立的條件
2021-03-23錄制視頻添加了背景音樂算侵權嗎
2021-02-22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婚姻中索要彩禮能否構成經濟犯罪
2021-02-03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拆遷補償只能要錢嗎
2021-03-07租客能否獲得房屋拆遷補償
2020-11-24當賓館遇到拆遷,賓館經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