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逃逸而受害人傷重死亡刑事責任怎樣認定
正確認定和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對于刑法理論研究和司法操作都大有裨益的。實踐中發生的交通肇事后逃逸,且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形形色色,我們認為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形,應當分別作出相應的定性和處理。
(1)行為人肇事后,被害人當場死亡,行為人明知被害人已死亡,為逃避處罰而逃逸。行為人雖有逃逸行為,但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沒有因果關系,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對行為人的行為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2)行為人肇事后,被害人當場死亡,行為人并不知道被害人已死亡,但為了逃避處罰,置被害人的生死于不顧而逃逸,行為人雖有逃逸行為,主觀上具有放任的故意,但與被害人的死亡沒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對行為人的行為應當以交通肇罪論處。
(3)行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重傷,即使及時搶救,受害人的生命也無法挽救,行為人為逃避責任而逃逸,對死亡結果的發生聽之任之,行為人的逃逸行為對死亡結果的發生并無原因,不屬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但沒有致人死亡的情形。
(4)行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受重傷或輕傷,不具有死亡的現實危險性,被害人因行為人的逃逸未得到及時搶救而死亡,行為人對死亡結果的發生可能是間接故意或輕信能夠避免,但構不成間接故意殺人,逃逸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
(5)行為人肇事后逃逸,被害人不具有死亡的現實危險性,被害人在被搶救途中再次發生交通事故致其死亡,行為人與被害人死亡系其他因素介入,行為人的責任已轉移到其他因素的責任范圍中,行為人對死亡結果不負責,只對其肇事行為負責。
(6)行為人肇事后,在逃逸過程中再次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死亡的,可分為以下二種情況:其一第一次肇事后,逃逸途中只注意吸取教訓,而忘記其他義務導致再次發生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行為人的兩行為均構成交通肇事罪。其二行為人肇事后,逃逸途中以盡快的速度逃跑且不顧多數人的生命安全導致多人死亡,主觀故意由過失轉化為故意,其行為侵害的客體是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屬于危害公共安全,對行為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7)行為人肇事后,下車搶救被害人,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如將被害人放在不易被發現的地方,自己駕車逃跑,使被害人處于無法得到救助的環境中,主觀上是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傷亡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行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上述問題進行的解答,已經很清楚表明,交通肇事逃逸,而受害人傷重死亡的,如果逃逸行為與受害人死亡沒有直接關系的,不能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共同犯罪構成
2021-01-16財產侵權利息計算如何規定
2021-01-04購買使用盜版產品算侵權嗎
2021-01-14中國駐外使領館可以辦理哪些公證?
2021-01-26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中國的土地出讓使用年限分別有哪幾種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