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
(1)假冒或仿冒行為;
(2)商業賄賂行為;
(3)引入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
(4)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5)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
(6)商業誹謗行為;
(7)公用事業和獨占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
(8)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的行為;
(9)壓價銷售排擠競爭對手的行為;
(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條件的交易行為;
(11)招標投標中相互勾結排擠競爭的行為。
二、不正當競爭的責任有哪些
1、民事責任:《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如果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給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帶來損害的,經營者應承擔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2、行政責任:《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行政責任,要通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督檢查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查處來實現。行政責任的形式主要包括罰款、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責令改正、消除影響以及吊銷營業執照等形式。
3、刑事責任:刑事責任適用于那些對其他經營者、消費者和社會經濟秩序損失嚴重、情節惡劣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只對經營者承擔刑事責任作了原則規定,確定具體的刑事責任要適用我國《刑法》的相應規定。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違反,同時這也會給當地市場的穩定、有序造成破壞,因而是我國禁止的。在不正當競爭中,其他市場主體往往會因為不正當競爭行為導致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如利益受損、企業名譽受到影響等。對于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經營者,需要依法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主要是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細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樣的?
不正當競爭的判斷標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資上交老婆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8小貸公司減資條件是什么
2021-01-08因為合并公司注銷怎么處理
2020-12-03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