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據此規定,移送管轄的適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案件。
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經審查不歸本法院管轄的,不存在移送管轄問題,應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二)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對該案無管轄權。
依法享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才有權行使審判權,因此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無權審理案件。
(三)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轄權。
這是對移送案件法院的要求,即不得隨意移送,只能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
二、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司法解釋
所謂不得再自行移送,是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移送案件裁定,對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具有約束力。即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必須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自行移送。如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認為該院依法確無管轄權時,應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這樣規定,既可以避免法院之間相互推諉或者爭奪管轄權,又可以防止拖延訴訟,及時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意見》的規定,案件受理后,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權不受當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變更的影響。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不得以行政區域變更為由,將案件移送給變更后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判決后的上訴案件和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再審。實踐中,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經對案件進行了實體審理,而當事人又未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可視為當事人放棄了異議權,也可不必移送管轄,由受理案件的法院繼續審理。
在案件進行調查或者是審判的時候所進行審判的人民法院,首先是需要有相關的管轄權如果沒有管轄權,那么是不能夠對案件進行相關審理的。檢察院或者是案件的當事人發現該情況產生的話,需要移交給有管轄權的法院來進行審理。
貨物運輸合同的管轄權如何確定?
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中哪些人可以提管轄權異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愿離婚后還可起訴嗎
2020-12-17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如何規定
2021-01-03保證人擔保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2-13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