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名義規定哪些是犯罪行為
犯罪行為是犯罪人所實施的違反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是刑法學中犯罪構成的基礎和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學著重從下列角度研究犯罪行為:(1)把犯罪行為作為犯罪心理演化過程的一個階段進行研究,如犯罪意識——犯罪動機——犯罪行為——犯罪結果;(2)研究犯罪行為方式,從中發現規律和特點,為制定預防和控制犯罪的政策提供依據;(3)研究某一犯罪者的犯罪行為方式,為改造該罪犯提供幫助。
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對犯罪的定義是: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但不同國家有犯罪的不同概念,有些行為在某國是犯罪但在他國不是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刑法關於犯罪的定義是一個形式加實質的定義,前一部分是形式定義,“危害社會的行為”是對犯罪的實質定義。
特征
犯罪必須具備三個特征,首先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社會危害性;其次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第三,犯罪是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即具有刑罰當罰性。
構成要件
我國《刑法》規定有四百多種犯罪,從構成要件上進行分析,每一種犯罪都具備四個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客體。
(一)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根據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犯罪的,構成單位犯罪,因此,單位也可以成為犯罪主體。
(二)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犯罪主觀方面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即故意和過失。比如犯盜竊罪,犯罪人希望將他人財物竊為己有;犯故意傷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體受到損傷的結果。有的犯罪是過失性質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該單位對犯罪行為負有責任的人員也同樣具有主觀心理狀態。
(三)客觀方面是指犯罪行為的具體表現。比如犯詐騙罪,犯罪人具有虛構事實、欺騙他人的行為,販毒罪具有販賣毒品的行為,等等。
(四)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為所直接針對的對象,如殺人罪、傷害罪,犯罪對象是具體的被害人,而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的這種社會關系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如果構成了犯罪,那么一定是侵害了他人的一些權利,并且是比較危險的,犯罪行為具有違法性,并且是會受到處罰的,一般情況下在對犯罪行為進行處理的時候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