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有刑事責任能力嗎?
在刑事訴訟實踐中,法官在判斷一個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以及承擔刑事責任的大小,一般看其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那么,什么是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有刑事責任能力嗎?看看下文就知道了。
一、什么是刑事責任能力?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辨認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的認識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但是,在出現疾病的情況下,辨認自己行為的性質、后果的能力與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離。只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都具備,才屬于有刑事責任能力。
二、精神病人有刑事責任能力嗎?
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
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案件訴訟程序的終止一般是由于某些原因的。比如雙方覺得沒有必要再進行下去或者是由于法定的需要終止此刑事案件的行為。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宣告破產后還能起訴嗎
2020-12-13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