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舉證”作為訴訟中決定勝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及商業秘密權作為一類知識產權的特殊性[1],筆者認為商業秘密訴訟中的舉證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另外,筆者認為針對侵犯商業秘密的法律訴訟主要分為兩種基本形式。
侵權之訴與違約之訴
對違約之訴而言,由于當事人雙方有具體的合同約定,其舉證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基于此,筆者下面主要就商業秘密侵權訴訟的情形進行分析探討。
筆者認為,舉證本身與侵權責任的構成具有密切的聯系,舉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確定相對方侵權責任是否成立的過程。
根據傳統的侵權行為理論,侵權責任的確定要素,即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是由歸責原則所決定的,[2]即不同的歸責原則決定了不同的侵權責任構成要件,從而決定了不同的舉證責任與舉證內容。
基于上述認識,筆者下面就商業秘密侵權訴訟中的原告舉證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筆者認為過錯責任原則是商業秘密侵權訴訟中的歸責原則。
根據過錯責任原則的要求,侵權責任的構成包括以下四個要件。
①過錯,②違法行為,③損害事實,④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筆者認為侵權責任構成要件與原告的舉證責任存在以下關系。
1、關于侵權責任構成要件與侵權對象筆者認為侵權責任構成中的任何一個要件都同侵權對象存在密切關系,侵權對象即商業秘密的存在是侵權責任構成這一問題討論的起點,因此原告必須首先證明其存在合法的商業秘密。
2、關于“過錯”、“違法行為”的問題過錯屬于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只能通過行為人的外在行為予以推斷。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了四種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類型,侵權行為為我國法律明文規定,行為人只要實施了這四種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就至少表明了兩點。
①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②行為人的行為具有違法性。
除非存在法定抗辯事由。
而要證明行為人實施上述四種侵權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的。
一種是由原告直接證明被告實施了上述四種行為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二是由原告證明被告掌握了原告的商業秘密,且其有條件接觸原告的商業秘密,如果被告無法證明其信息來源于自主開發、研制,或者通過反向工程獲得,或者通過原告的許可使用獲得,或者通過其他合法途徑獲得,就推定原告的主張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