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中征收交易稅的本意是為了限制買賣交易,抑制房地產產業過熱。但現在樓市新房的價格仍然過熱,很多買房者都把視野放到了二手房市場,但是二手房市場交易的過程復雜,很多流程和所交稅費必須得清清楚楚,這里為大家提供一些信息。那么,二手房買賣費用計算有哪些?下面小編為您整理相關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二手房交易稅費
二手房交易稅費主要包括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契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隨同營業稅一并征免。其中,賣方需要繳納的稅費包括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城建稅、教育附加稅。買方需要繳納的稅費是契稅和印花稅。
(一)營業稅
根據規定,營業稅的稅率為5.6%。轉讓出售購買時間不足2年的非普通住宅按照全額征收營業稅,轉讓出售購買時間超過2年的非普通住宅,或者轉讓出售購買時間不足2年的普通住宅按照兩次交易差價征收營業稅,轉讓出售購買時間超過2年的普通住宅免征營業稅。如所售房產是非住宅類,如商鋪、寫字間或廠房等,則不論是否過2年都需要全額征收營業稅。
(二)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個人出售自有住房取得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稅率為交易總額的1%或兩次交易差額的20% 。如果同時滿足家庭唯一住宅、購買時間超過5年,則可以免交個人所得稅,任何一個條件不滿足都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所售房產是非住宅類房產則不管什么情況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采用30%-60%的四級超率累進稅率計算征收。扣除項目包括房地產原價和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費。個人將購買的普通標準住宅再轉讓的,免征土地增值稅。普通標準住宅是指除別墅、度假村、酒店式公寓以外的居住用住宅。個人轉讓別墅、度假村、酒店式公寓,凡居住超過五年的(含五年)免征土地增值稅;居住滿三年不滿五年的,減半征收土地增值稅。
(四)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稅附加
城建稅是營業稅的7%;教育費附加是營業稅的3%。
(五)印花稅
所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合同,屬于“產權轉移書據”征稅項目,按合同所載金額萬分之五計稅貼花。房地產證按件貼花5元。
(六)契稅
按規定契稅應由買方繳納。契稅應納稅額根據房屋成交價格和稅率計算征收。稅率具體規定為:個人購買非普通住房的,按4%稅率征收。個人首次購買自用普通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面積大于90平方米、小于140平方米按3%稅率減半征收;大于140平方米的,按3%征收;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按1%稅率征收。名下已有住房,再次購買按照3%征收。
二、其他費用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大稅種,在二手房交易中還會產生一些費用,比如評估費(最高為千分之五,買方負擔)、登記費(工本費80元共有權證10元,買方負擔)以及中介費(買賣雙方共同負擔)等。
(一)交易費
6元/平米,雙方各付一半。
(二)登記費
普通二手房住宅類為80元/套,買方承擔。
(三)土地收益金(代收)
房改房、經濟適用房、安居工程房買賣過戶時收取,按房屋正常成交價的2%計征。賣方承擔。
(四)核檔費
50元/宗。
(五)貸款擔保費
貸款額×1%,擔保公司。
(六)評估費
評估值×0.5%,評估公司。
(七)中介費
各個中介公司收費標準不同,建議您以中介收費為準。
綜上所訴,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買方和賣方都需要承擔不同的費用,因此,二手房買賣費用計算有很多。本來二手房交易中的稅費是為了限制交易,結果由于房價的持續高漲,二手房交易還是很熱門,盡管交易費用很高。
?二手房買賣稅費由誰承擔
?二手房買賣交易流程是怎樣的
?訂約定金成立要件是什么,二手房買賣定金罰則怎么適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