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國有股東對上市公司監管有什么要求?
(一)36號令將分散在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中的國有股權監管措施進行整合并進一步補充完善,將監管職權下放,實行分級監管,監管效能無疑將進一步提高。
2018年5月16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政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三大部委聯合發布《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監督管理辦法》(國資委、財政部、證監會令第36號)(以下簡稱“36號令”),并將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之前零散在各級規范性文件中的國有股權監督管理規定將迎來統一化、集中化的監管,同時將進一步推進國有股權監管改革。
(二)上市公司國有股東的標識與認定
首先,36號令進一步整合了上市公司國有股東的標識與認定。
此前,上市公司國有股東的標識與認定的主要依據為108號文、80號文及32號令,根據上述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國有股東的標識為“SS”(State—owned Shareholder),包括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等。
36號令進一步整合了上市公司國有股東的認定范圍,除沿用了108號文、80號文中國有股東證券賬戶標注“SS”的規定外,進一步明確了標注為“SS”范圍的企業和單位為境內企業,具體規定為:(1)政府部門、機構、事業單位、境內國有獨資或全資企業;(2)第一款中所述單位或企業獨家持股比例超過50%,或合計持股比例超過50%,且其中之一為第一大股東的境內企業;(3)第二款中所述企業直接或間接持股的各級境內獨資或全資企業。
其次,36號令新增“CS”標識。
依據36號令第七十四條之規定,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國有股東標準,但政府部門、機構、事業單位和國有獨資或全資企業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其行為的境內外企業,證券賬戶標注為“CS”,所持上市公司股權變動行為參照本辦法管理。即“CS”標識為國有資本非持股方式控制的境內外企業,“CS”標識的企業所持上市公司股權變動行為參照36號令管理。
二、針對36號令的解讀
(一)國有出資的有限合伙企業是否認定為國有股東
1、實務中依據108號文、80號文對于國有出資的有限合伙企業是否認定為國有股東存在爭議。
此前,實務中判定國有出資有限合伙企業是否為國有股東主要參考108號文及80號文,部分觀點認為,如有限合伙企業符合上述文件的規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認定其為上市公司國有股東,可參考案例為上海聯新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聯新投資”),依據通源石油(300164)《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公開披露的信息,聯新投資持有通源石油發行前持有15.41%的股份,其合伙人包括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有聯新投資48.29%、19.32%的份額,根據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滬國資委產權[2010]55號文《關于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管理有關問題的批復》,聯新投資為國有股東。
相反,部分觀點認為,80號文界定的上市公司國有股東僅包括公司形式的主體,未包括合伙企業,且80號文(2008年3月4日生效)生效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7年6月1日)已生效施行,在此情況下80號文界定國有股東時亦未明確寫明包括有限合伙企業形式的主體,遂不應認定國有出資的有限合伙企業為國有股東。
2、36號令明確規定國有出資的有限合伙企業不做國有股東認定。
36號令出臺后,依據其第七十八條之規定,國有出資的有限合伙企業不做國有股東認定,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監督管理另行規定。首次明確了國有出資有限合伙企業身份不屬于國有股東,即國有出資的有限合伙企業上市時不需要履行國資設置審批,但未明確從國資性質的角度而言其上市前涉及的股權變動是否需要履行國資審批,這是兩個不同維度的問題,有待于36號令正式施行后進一步細化。
3、國有創業投資企業股權轉讓須經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從適用范圍而言,36號令僅針對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變動,其明確界定的國有出資的有限合伙企業不做國有股東的認定并不當然地適用于國有出資的有限合伙企業所持股權變動在上市前的監管問題,隨之延伸出一個問題,即國有出資的創業投資企業(形式多為有限合伙企業)上市前的股權轉讓是否亦不需要經國資審批?
針對國有創業投資企業上市前對外投資形成的股權轉讓涉及的審批問題,目前暫無法律、法規統一規定,可參考地方性國有出資創投企業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如《上海市國有創業投資企業股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一條之規定,國有創業投資企業在投資協議中事前約定股權轉讓事項的,國有創業投資企業決定后,應通過第一大股東逐級上報出資監管企業或區(縣)國資委備案后方可實施。國有股東并列第一大股東的,由股東協商后確定上報主體。
再如,《深圳市屬國有創業投資企業轉讓所持創業企業股權管理暫行規定》第十條之規定,國有創業投資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股權轉讓內部管理制度,完善企業內部決策程序,加強內部管控,規范股權轉讓工作。有關股權轉讓內部管理制度應報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備案。
(二)監管主體做出調整
監管主體由地方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管理事項交由省級或地市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
1、19號文、109號文規定地方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管理事項通常由國務院國資委負責審核。
此前,根據109號文、19號文的相關規定,對于國有股東轉讓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事宜除符合特定條件的證券交易系統的股份轉讓外,由國務院國資委負責審核,必要時將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有關機構、部門、事業單位轉讓上市公司股份逐步交由省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
2、36號令調整了地方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的管理權限,明確由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審批,進一步深化分級監管的原則。
依據36號令第六條之規定,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變動的監督管理由省級以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省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報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可以將地市級以下有關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變動的監督管理交由地市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省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須建立相應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變動涉及政府社會公共管理事項的,應當依法報政府有關部門審核;須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的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變動事項,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履行報批程序。
(三)明確國家出資企業負責管理的事項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的相關規定,國家出資企業是指國家出資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分別代表國家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出資人權益。
2、此前,19號文對國家出資企業負責管理的事項未進行明確規定,36號令第七條首次明確規定了國家出資企業負責管理的事項,具體包括:國有股東通過證券交易系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未達到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比例或數量的事項;國有股東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在本企業集團內部進行的無償劃轉、非公開協議轉讓事項;國有控股股東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公開征集轉讓、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及所控股上市公司發行證券,未導致其持股比例低于合理持股比例的事項;國有參股股東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公開征集轉讓、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事項;國有股東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增持、協議受讓、認購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等未導致上市公司控股權轉移的事項;國有股東與所控股上市公司進行資產重組,不屬于中國證監會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范圍的事項。
目前在我國針對上市企業有國有股東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隨著36號令的下發,主要是進行整合同時將監管權力下方,實現了分級化管理,這樣就說明了監管更加深入和嚴格了,這也就達到一直要求的集中化統一化管理。這是我們法制管理企業的一個必經階段,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管理方式。
上市公司融資流程有哪些?
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償協議簽訂后,多久可以拿到補償款
2020-11-232015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20-11-28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公司拆遷補償能分紅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