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定醫療事故,必須具備以下五個條件:
1、醫療事故的行為人,必須是經過考核和衛生行政機關批準或承認,取得相應資格的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因診療護理工作乃是群體性的活動,有時構成醫療事故的行為人,也可以是從事醫療管理、后勤服務等工作人員。
2、醫療事故的行為人必須有診療護理工作中的過失。
3、必須是發生在診療護理工作中,也包括為此服務的后勤和管理。
4、給病員造成危害的結果,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即“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
5、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必須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否則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如果在發生多因一果的情況下,必須具體分析各自原因與作用,慎重判定。
二、醫療事故完全責任的認定
在醫療事故爭議中,患者方經常以“如果醫療機構盡到責任,那么患者的損害后就可以避免為由”要求醫療機構承擔完全責任。但患者由于疾病才到醫院求醫,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身傷害很難說與其自身疾病一點關系都沒有,因此,要在現行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體制下認定醫療機構承擔完全責任是很困難的。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案例中,認定為完全責任的案例可以說寥寥無幾。
根據權威統計數據在2004年上半年上海市市、區(縣)完成的244例已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中,認定醫療機構承擔完全責任有8例,認定為完全責任的比例約為3%,其中有四例是四級醫療事故,即患者的人身損害后果不構成殘疾或者死亡的醫療事故,也就是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所致的“醫療差錯”。醫療機構容易發生完全責任的科室集中在麻醉科、外科和婦產科。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是存在舉證責任問題的,鑒定專家可以推定醫療事故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在根據舉證責任認定的醫療事故中,醫療事故的責任程度一定推定為“完全責任”,而不可能是其他責任種類。衛生部辦公廳2005年1月21日印發《衛生部關于醫療機構不配合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所應承擔的責任的批復》明確規定:醫療機構違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不如實提供相關材料或不配合相關調查,導致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不能進行的,應當承擔醫療事故責任。患者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判定醫療事故等級及責任程度請求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委托醫學會按照《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對患者人身損害的后果進行等級判定,若二級、三級醫療事故無法判定等級的,按同級甲等定。責任程度按照完全責任判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委托事項和權限范本
2021-02-28公司實控人變更股權轉讓需時多久
2021-01-15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