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在向他人借錢的時候,其實了解清楚對方借錢的用途,這也是很重要的。萬一對方借錢是去做一些不法勾當,自己就有可能要承擔部分責任。那要是發現企業借款用途不合法應怎么辦呢?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企業借款用途不合法應怎么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非法活動而進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受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輸賭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又規定:“明知他人實施賭博犯罪活動,而為其提供資金、計算機網絡、通訊、費用結算等直接幫助的,以賭博罪的共犯論處。”顯然,出借人明知個人借款用于賭博、販賣假幣、販賣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動而借款給他人,其借貸合同不僅不受法律保護,對行為人還要處以收繳、罰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了合同無效的情形: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如何處理借款用途不合法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的規定,若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的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以借款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利益等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給予回報,則該行為涉嫌非法集資,所訂立的借款合同無效。
隨著大家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想必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只有合法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所以,當您在借款活動中,發現對方存在不合法的情況時,最好就不要出借了,以免給自身利益造成損害。而在借錢的時候,也要搞清楚企業借款用途才行,這樣才能避免給自己造成損失。
借款合同印花稅稅率的法律規定
借款條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借款人欠錢不還跑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侵權怎么賠償
2020-12-25下班后兼職違反勞動法嗎
2020-11-28公司注銷倒閉員工賠償怎么算
2021-03-24履約保證金為什么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0-12-18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