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央行票據;局限性;國債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9)01—0066—02
一、我國央行票據的發行情況
中央銀行票據是指中國人民銀行面向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發行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內的短期債券。近年來,由于我國國際收支順差持續擴大,國家為收購外匯導致基礎貨幣大量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這給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量、實施貨幣政策調控帶來了難題。為了管理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保持貨幣政策的主動性與有效性,中國人民銀行從2003年4月22日開始直接發行央行票據,截至2008年6月末,中國人民銀行共發行中央銀行票據156780.8億元,余額為4.24萬億元。將央行票據作為對沖工具,在調節基礎貨幣、沖銷外匯占款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央行票據的滾動發行,一些缺陷和局限性也逐漸凸現出來。
二、發行央行票據的局限性
發行央行票據的缺陷和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行央行票據的收益過度受制于美國國債利率。我國發行央行票據主要是為了沖銷人民銀行回收外匯投放的基礎貨幣即外匯占款。由于我國新增的外匯儲備大部分投資于美國國債市場,購買美國的短期國債,因而央行票據的收益便主要決定于應付利息與投資美國國債收益之差。從央行票據利率和美國短期國債利率的比較可以看出,我國發行央行票據的利率在2004年和2008年是高于美國國債利率的,因此,2004、2008年發行的央行票據必然會導致虧損。如果發行央行票據的利息率長期低于外匯投資對象的收益率,其可持續性會受到很大的挑戰。
2,沖銷作用逐漸減弱。票據到期時,中央銀行必須兌付利息,這等于向貨幣市場投入基礎貨幣,會造成貨幣供給的增加,從而增加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這樣會降低對沖效果。我們可以從有效對沖率來看央行票據的有效性。有效對沖率,是指當期回籠基礎貨幣量與當期發行票據總額的比率,是考察央行票據有效性的指標。可見,盡管央行票據的發行量逐年大幅增長,但有效對沖率卻在快速下降。2003年發行央行票據的有效對沖率為53.27%,到了2007年,竟降至11.30%。若要保持或提高對沖效果就必須進一步提高發行量,但這會受到貨幣市場需求的制約。因此,發行央行票據的有效性已受到了嚴峻考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起算點如何確定
2021-02-02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